查看原文
其他

这个细菌导致的腹泻“禁用”抗菌药物!

啰嗦探案 离床医学 2023-11-22

临床实战,找到组织
若要进群,单线联系

何为腹泻?

腹泻(diarrhea)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,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。
正常人每天排便1次,排出粪便的量约200~400g。
也有少数人每天虽排便2~3次,但粪便性状正常,则不能称为腹泻。

腹泻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排便次数频繁,粪便稀薄含有黏液脓血,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。

一般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类,前者是指腹泻呈急性发病,历时短暂,而后者一般是指腹泻超过2个月者

导致急性腹泻的胃肠道病原体


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并发症


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

属于埃希菌属,肠杆菌科,短杆状革兰阴性菌,芽胞,大多有鞭毛,运动活跃。在15 ~46℃均能生长,最适宜温度为37℃,在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,在冰箱中可长期生存。
该菌是国际公认的卫生监测指示菌,在现代遗传工程中也被用作主要的工程菌。



近年来造成美国、日本等许多国家暴发流行的出血性结肠炎主要为O157∶H7所致,该菌显著的特点是能产生志贺样毒素,此毒素对非洲绿猴肾异倍体细胞(Vero细胞)有毒性,故又称为VT毒素( verotoxin) ,具有神经毒、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。

VT属蛋白毒素,有相类似的VT1与 VT2,其细胞毒性本质是阻碍宿主细胞的蛋白合成。现已澄清,它使细胞表面上的糖脂质球丙糖酰鞘氨醇( globotrioseceramide: Gb3)与受体结合,经胞吞作用被摄入细胞之内,并依RNA N-糖苷酶活性而使60S核糖体失活。
VT之所以能够诱发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(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,HUS),是由于形成肾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表面大量表达Gb3,另还存在肾小管细胞损害学说和内毒素学说,总之仍有许多不明之处。

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(EHEC)

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

EHEC为出血性结肠炎和HUS)的病原体。

1982年,首先在美国发现,血清型主要为O157:H7。
1996年,日本大阪地区发生流行,病人逾万人,死亡11人。
2011年,在欧洲爆发,造成极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。

5岁以下儿童易感染,感染菌量可低于100个,夏季多见,症状轻重不一,可为轻度水泻至伴剧烈腹痛的血便。
约10%小于10岁患儿可并发有急性肾衰竭、血小板减少、溶血性贫血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,死亡率达3% ~5%。

污染食品是EHEC感染的重要传染源,如未煮透牛排和其他肉类制品,水,未经巴氏消毒过的牛奶、果汁和生的蔬菜和水果。
可能是0157:H7的主要储存宿主。

EHEC菌株表达志贺毒素(曾称Vero毒素或志贺样毒素),即Stx-Ⅰ或Stx-Ⅱ,引起上皮细胞微绒毛的A/E损伤。
EHEC菌株还具有携带多种其他毒性因子的质粒。

Stx-Ⅰ与痢疾志贺菌产生的志贺毒素基本相同,Stx-Ⅱ与Stx-Ⅰ有60%的同源,两型毒素均由溶原性噬菌体编码。
Stx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,B亚单位与宿主细胞特异糖脂受体( Cb3)结合,肠绒毛和肾上皮细胞有高浓度的糖脂受体。
A亚单位内在化后可裂解60S核糖体亚单位的28S rRNA ,阻止其与氨酰 tRNA的结合,终止蛋白质合成,肠绒毛结构的破坏引起吸收减低和液体分泌的相对增加。

HUS的发生在表达Stx-ll的EHEC中较多见,因Stx-Ⅱ能选择性地破坏肾小球内皮细胞。这种破坏引起肾小球滤过减少和急性肾衰竭。
Stx还能刺激炎症细胞因子(TNF-αx,IL-6)的表达,除其他效应外,还可加强糖脂受体的表达。

EHEC已分离到50多个血清型,但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是O157:H7血清型。但不同国家的流行株可以不相同,比如2011年在欧洲爆发的EHEC血清型为O104

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

EHEC O157:H7毒力强,很少量细菌即可使人发病,对黏膜细胞破坏力大,一旦侵入人的肠内,依靠其黏附因子——紧密黏附素依附肠壁滋生并释放VT毒素,引起肠上皮损伤,VT毒素可穿越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,造成肠道、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损伤。

EHEC O157:H7的VT毒素除了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外,还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、肾脏、脾脏和神经组织细胞等,引起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、血小板减少、广泛肾小管坏死,还可累及胰腺、肾上腺、心脏、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。


溶血性尿毒综合征

可以由多种病原引起,如大肠埃希菌、伤寒杆菌﹑志贺菌属等,尤以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0157:H7多见。

通常发生于腹泻开始后的1 ~2周,主要表现为发热、血小板减少、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、肾功能异常,部分患者还有头痛、嗜睡,烦躁、幻觉等表现,大约数小时或12小时后出现痉挛、昏睡等症状。


治疗.肠道大肠埃希菌感染

传染病学第9版:
值得重视的是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腹泻治疗中,由于抗生素可促使O157菌释放VT毒素,从而使患者并发HUS的危险性增加因此2002年原卫生部规定: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患者和疑似患者禁止使用抗生素,疫区内的其他一般腹泻患者应慎用抗生素。

ABX指南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(第2版) :

哈里森感染病学英文第3版

临床警示

腹泻伴腹痛患者病程中一旦出现肉眼血便,应疑似EHEC感染。
需及时送粪便培养,常规使用山梨醇麦康凯琼脂培养分离O157:H7菌落。
有多种免疫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菌体抗原O157和鞭毛抗原H7。
可采用酶免疫方法测定志贺毒素或用PCR方法检测Stx基因。

参考文献:【上下滑动查看更多】

[1]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.人民卫生出版社

[2]哈里森感染病学英文第3版中文第1版.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

[3]传染病学第9版.人民卫生出版社

[4]児玉年央,朱丽影.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[J].日本医学介绍,2006(04):152-153.

[5]ABX指南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(第2版).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

鼓励一下!有用就“转发”,点“赞+在看”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